【我为群众办实事】巧用“云法庭” 线上解纠纷

2021-09-02 15:16
来源: 枝江市人民法院
    浏览: 1075

          8月中旬,枝江市人民法院董市法庭李潘炜法官接到两起离婚案件原告代理人的电话:

“喂,李法官,你好,我是原告谢某离婚案件的代理律师,因为我和原告本人都在河南,受疫情影响,8月30日上午我们无法到庭,请问可不可以申请延期审理?”

    “李法官,我是原告厉某的代理律师,因为我和原告都在浙江,来枝江开庭费时费力,还担心疫情影响,现在全国都在建设智慧法院,请问可以通过互联网庭审的方式开庭吗?”

图片1.png

因原告都身处外地,为降低疫情对司法工作的负面影响,最大化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办案效率,承办法官决定启用“云法庭”远程视频开庭。

    庭审前,法官及法官助理通过邮寄方式向双方分别送达了对方提交的证据材料和诉讼文书,并在信息技术处同事的帮助下,提前调试运行开庭系统,与两个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沟通,告知其如何进入和使用云法庭,确保庭审能够顺利进行。

图片2.png

庭审当天,当事人在家中点开微信小程序,点击进入庭审就可进入案件审理。电子显示屏上清晰显示主审法官、原告及其代理律师的实时画面,法官听取当事人的诉求,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询问调查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案件审判有序进行。庭审结束后,当事人通过手机电子签名对笔录进行签字确认,系统对庭审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谢谢李法官,枝江法院运用的云法庭对我们这些远在外地的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既可以节省时间和来往的费用,又能快速解决矛盾,要给枝江法院点赞!原告专门打电话来给李法官表示感谢。

枝江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司法工作始终,筑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近年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的非接触式司法活动,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有力提升了审判工作质效,也契合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